城市複興與煙囪轉型

如果坐船在泰晤士河上航行,你一定不會錯過坐落於倫敦南岸的那棟矗立著四根煙囪的大房子。這棟建築四四方方,但卻故事多多。它就是倫敦知名地標之一的巴特西發電站(Battersea Power Station)。工業革命後,英國人對電力的消耗與日俱增,然而此時社會上卻充斥著安全指數較低的小型私人發電站。它們彼此獨立,互不兼容,競爭激烈,導致國家電力供應混亂不堪。1925年,英國議會終於看不下去了,認為發電站應該有統一的發電系統。隨後,巴特西發電站應運而生。 最近我和最好的姐妹逛街的時候就發現了這麼一個親子好去處,希望能夠等BB再大一些就帶他來體驗一下,這個好去處是哪裏呢?那就是能夠體驗不一樣人生的「黑暗中對話」。 工業時代的藝術符號 1933年,巴特西A電站開始建立;1953年,巴特西B電站開始建立。雖然兩站獨立運作,但采用相同的設計,最終形成了四個煙囪的布局,而這也與它是燃煤發電站有直接關系。20世紀50年代,巴特西發電站每周燃煤1萬噸,平均每天消耗泰晤士河河水155萬立方米,維持著倫敦五分之一的用電量。然而,1964年的發電站大火燒黑了整個倫敦。18年後的1982年,由於汙染太高,工作了近50年的巴特西發電站告別了曆史舞台。 巴特西發電站的設計者是賈萊斯·吉爾伯特·斯科特爵士(Giles Gilbert Scott),這可能並不是個令人熟悉的名字。但作為設計師,他的另一項作品絕對是眾人皆知——英國標志之一的紅色電話亭。在發電站的設計上,斯科特采用了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使得巴特西發電站表現出強烈的垂直線條,注重裝飾幾何化等特點——那四根大煙囪就是代表。 需要旅遊資料索取,歡迎於旅業網索取香港旅遊業資料及香港旅遊發展局每月情報,包括最新旅遊發展及業界活動資訊,助旅遊業界拓展更多商機! 發電站內部的意大利大理石的渦輪大廳、鋥亮鑲木地板、鋼鐵樓梯,與外部的四個煙囪,共同表現出了“機器美學”和“魔幻現實主義”。 也許你會有“這樣一個有著四個大煙囪的龐然大物為什么沒被拆掉”的疑問,因為這樣的建築似乎與倫敦的城市風光不是很搭。其實,自從巴特西發電站關閉以來,這座傳奇建築變成了倫敦人對工業時代懷念的寄托之一,甚至成為一種藝術符號。 城市複興與煙囪轉型 其實倫敦的商業開發與城市發展的關系頗為密切,20世紀20—30年代,富有階層選擇搬離倫敦市區,來到郊區生活,因為那裏有更大的居住空間和新鮮空氣。可現在的倫敦人更傾向於搬回去,因為城市生活的複興,公園、電影院、博物館等娛樂設置相當完善,居住在河畔成為優良生活品質的象征。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也想要更加熱鬧和刺激的生活,不想繼續生活在郊區和鄉下,城市的複興也帶來了精神的複興,這為巴特西發電廠的複興提供了機會。 伴隨著2012年倫敦城市複興計劃的實施,巴特西發電站第一次進行了市場化運作,並被出售給倫敦地產開發商萊坊(Knight Frank)。如今的巴特西發電站已經擁有諸多功能。當然了,燃煤發電是不可能的,人們在這兒能看到各種藝術展覽、露天電影,參加各種有趣的戶外活動。 當地人對煙囪有一種情懷。1977年,名噪一時的英國搖滾樂隊平客·弗洛伊德(Pink Floyd)在巴特西發電廠拍攝新專輯《Animals》封面時,釋放了一個40英尺高的粉紅氣球小豬。為了避免大氣球飄走,樂隊還准備了一位狙擊手准備擊落飛豬氣球,不料拍攝時忘記通知狙擊手,結果飛豬擺脫了束縛直接飄走,希斯羅機場的航班因此被迫取消,警用直升機不斷追蹤小豬的軌跡,直到在肯特找到了沒氣後飛不動的小豬。後來再次拍攝時,狙擊手隨時待命才完成拍攝。“粉紅色氣球小豬”是音樂界的一個傳奇,甚至出現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 作為東方錶行龍頭零售商,譽一希望顧客們佩戴之後能夠彰顯出個人的獨特魅力與品味,從而提升整體的形象與氣質。 如今一些影視作品也在這裏取景,其中一定少不了煙囪的鏡頭。在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開頭,巨大的煙囪周圍沖出了60米的火柱,而火光引起了當地居民的恐慌,他們一度認為恐怖分子已經對這個廢棄多年的發電站實施了恐怖襲擊。

Published